同为斯拉夫国家波兰为何抛弃同宗兄弟俄罗斯投入美国怀抱?
波兰是国人心目中一个奇怪的存在,作为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不仅不支持俄国兄弟,还与西欧美国裹成一团,动辄摇头摆尾、狐假虎威,以至有人嘲讽,说她是欧洲韩国。
罗马帝国时期,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并称欧洲三大野蛮民族,现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故乡,但欧洲大陆的斯拉夫人,只是一些人种相同,风俗习惯类似的部落联盟,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或者政权,随着公元4-6世纪斯拉夫民族大迁徙的到来,斯拉夫人开始走向分化,并逐步形成了后来的东西南三大斯拉夫民族。
公元十世纪,波兰的皮亚斯特家族统一了其他部落,建立了波兰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皮亚斯特王朝。 在此之后,皮亚斯特王朝的梅什科大公接受洗礼,正式皈依基督教,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波兰人的身份之源。
皮亚斯特王朝一直延续到1385年,由于路易国王没有子嗣,只好传位女儿雅德维嘉,1386年雅德维嘉嫁给了立陶宛大公雅盖洛,波兰进入雅盖洛王朝时代。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缔结联盟,建立单一国家,即后来的“波兰第一共和国”,此后波兰实行对外扩张,到16世纪,波兰领土面积达到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是欧洲名副其实的大国,这段时期也被波兰人看做是历史上的“黄金年代”。
但波兰落后的政治制度却无力保障国家的主权和完整,尤其是有波兰特色的贵族制度,名为自由,实则散漫,根本无法适应同时代的欧洲列强争霸局势,1795年,波兰被奥地利普鲁士以及俄罗斯瓜分,从地理版图上消失,虽然中间拿破仑时代波兰曾短暂复国成功,但随着拿破仑的失败,波兰复国的梦想再次破灭,直到1918年借助一战俄国革命的机会,才赢得独立。
如果只是因为国家被瓜分占领,波兰与俄罗斯不会有那么大的仇恨,毕竟德国也干过,让波兰无法释怀的是,他们与俄罗斯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如前文所述,波兰从立国之日,就把天主教定为国教,此后虽然王朝更替,世易时移,但天主教在波兰的地位从未动摇。在波兰精英的心目中,继承自东罗马帝国的俄罗斯东正教不是真正的基督徒,波兰有义务成为天主教在欧洲的堡垒, 以抵御来自东方的入侵。1683年,波兰国王索别斯基率领欧洲基督教联军击溃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消除了奥斯曼帝国对基督教的威胁,被认为是拯救了欧洲。
此后波兰虽然亡国,但天主教在波兰人心目中的地位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甚至形成了特殊的“弥赛结”,认为波兰的苦难是为了拯救西欧的天主教世界,波兰是“国家中的基督”。这一近乎悲情的宗教精神有力维护了波兰的民族精神和独立意志,为此后的复国打下了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波兰被划入社会主义阵营,但天主教对这个国家的影响依然存在,1979年原籍波兰的教皇保罗二世访问祖国,他告诫波兰人不要与自己的根源割裂。他的呼吁,得到了绝大多数波兰人的积极响应。
除了宗教,波兰文化也有强烈的西向性,文艺复兴以后,大量波兰贵族将子女送往意大利、法国、荷兰接受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伟大的哥白尼。长期的文化交流,让波兰的精英们逐步融入西欧文化,他们采用拉丁语和法语书写信件,并坚信与西欧文明融为一体可以更好促进波兰的发展,到了18世纪,波兰作为欧洲人的优越感已经完全建立起来,其学术传统、法律制度、艺术范式无一不与西欧保持一致,对西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可谓顶礼膜拜。
当然,东欧的罗斯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波兰的发展,雅盖洛国王的母亲就是罗斯人,其妻子同样来自罗斯公国,在位期间,雅盖洛国王大力引入哥特式建筑,17-18世纪,欧洲萨尔马特运动兴起的时候,东方文化一度风靡波兰,大量土耳其阿拉伯词汇融入波兰语,成为波兰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走向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就被枝繁叶茂的西欧文化吞没。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不是波兰人不在意与斯拉夫人的同宗关系,而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两类人,无论是文化还是宗教都相差甚远,加上俄罗斯对波兰的长期占领,双方的仇怨越来越深,二战开始前的卡廷惨案,更是将两国之间的矛盾推到极点,想要波兰与俄罗斯交好,几乎是痴人说梦。我们许多人想当然的以为他们同文同种,就应该相亲相爱,实则是一场天大的误会,家猪和野猪也是同一个祖宗,但早就成了两码事,强制放到一起,只会把家猪害死。
当然,波兰自身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为了彰显自身的大国形象,以及与西方国家的亲密关系,只要有事,波兰就会冲在前边,以民主斗士自居,对其他国家横加干涉,一副二鬼子的嘴脸,对俄罗斯,更是不留任何情面,2008年波兰一份民调显示,每两个波兰人就有一个担心自己国家成为俄罗斯的攻击目标,也正因为这种担心,波兰迫切 希望发展与美国的亲密关系,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震慑俄国,实现安全保障。
然而,波兰又无法忽视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作为传统的贸易伙伴,波兰50%的肉制品、80%的石油天然气均来自俄国,尤其是后者,几乎无可替代,失去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波兰人的生计都会出问题,这让不少波兰政客又爱又恨,却无力改变。
波兰与中国的关系同样是许多网友关注的焦点,网络是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波兰政客的奇谈怪论。其实这点不必在意,作为舆论较为自由的国家,什么样的言论都会存在,并不影响大局,且两国万里之遥,纵然有些杂音,也无足轻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