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h Bader Ginsburg——值得被永远记住的性别平权运动者

原标题:Ruth Bader Ginsburg——值得被永远记住的性别平权运动者

因为一句“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脱口秀演员杨笠火了,前两天的《脱口秀反跨年》更是把她推向了风口浪尖。就像她说的一样,对于女性而言,一个无比朴素的愿望——那就是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

正是因为有前人的努力,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敢于发声,有良知有见识的男性也加入了支持的行列,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罗伯特·肯尼迪曾说:每次当一个人为一份理想挺身而出,为他人更好的生活而行动,为反对不公正而抗争,他(她)都会传递出一丝希望的涟漪。而无数个不同的能量中心发出的涟漪相互交错,这些小涟漪会汇聚成一股洪流,足以摧毁压迫和抵抗的权力之墙。”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正是这样:为不公挺身而出,一生以行动维护公正与平等,推动进步。

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法官,也是第一位犹太裔女性法官,哥伦比亚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

1933年3月15日,在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母亲Celia生下第二个女儿,爱惜地取名为Ruth。Celia格外注重女儿的教育, Ruth也从小被母亲教导要成为一名淑女,只是这一淑女的定义并不困于深闺、专注家务与丈夫的含义,而是更强调“不要让无谓的愤怒等负面情绪占据你的心灵”。

Ruth 17岁那年,母亲患癌症离世,虽然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但并没有击垮她,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取了康奈尔大学,并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法学院。命运还算公平。尽管过早地失去了亲情,Ruth却收获了一份,一牵手就是一辈子的美好爱情。在康奈尔大学遇到Martin David Ginsburg那一年,她17岁,他18岁。

1954年,他们毕业、结婚、生下大女儿Jane。21岁,陡然完成了各项人生大事。然而生活的考验却才刚刚开始。Ruth在怀孕期间,和丈夫一起考入哈佛法学院。当年全院录了500个学生,只有9个女生。Ruth一边修学,一边照顾刚出生的女儿,本已憔悴不堪。丈夫的一纸癌症通知书,更是让她肩头一沉。在哈佛的时间,照顾病夫和,占去她大量的精力。直到深夜她才有空钻研学术,因此整整一年,每天只能睡2个小时。为了照顾病弱的Martin,Ruth放弃了哈佛的学位证书。毅然决然跟着丈夫前往纽约,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深造。在Ruth的照料下,Martin的睾丸癌奇迹般地痊愈了。他最终成为了当时全美最优秀的税务律师。

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女性似乎只配当“贤妻良母”。Ruth想改变这一点,她不仅想当一个优秀的女人,更想当一个优秀的人。

1959年,Ruth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全纽约却几乎没有一家律师所愿意雇佣她。即使她成绩优异甚至好过男性,手握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含金量极高的推荐信,依旧在找工作时步履艰难。只因她是女性。这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职场的残酷现状。女性在法律中无法获得平等的认同,无法拥有平等的权利。社会普遍认知停留在,“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不过是攒点零用钱。”那时,没人意识到,性别歧视是个问题。打破先例,成为律师的Ruth,受人冷眼、诽谤。

1963年开始,Ruth开始在罗格斯大学任教。在开办性别与法律相关课程的同时,她开始处理性别歧视案件。这是她成为诉讼律师的第一步。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爆发。女性开始、抗议体制,争取平等。相较于走上街头,Ruth更擅长运用自身法律知识,希望法律能将女性和男性一视同仁。1971年,Ruth投身女权事业,担任美国公众自由联盟下的女权项目主任。她亲力亲为,领衔参加诉讼,并在里德诉里德(Reed v. Reed)案中一战成名。

她经手的300多个案件,足以改变整个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什么女孩不能上学?为什么女孩不能做某种工作?为什么女孩拿不到选票?许多法案在以性别为前提时,就已经失去了公正。如果没有这样的平权先驱,我们将身处黑暗而不自知。

1972年,Ruth与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共同创立了妇女权利项目。同年,她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第一任终身教授。她很快也成为了美国公民自由协会的总顾问,发起一系列反对性别歧视案件,

1973年,她在最高法院的首次辩护发言,至今回看,依旧发人深省:“现今的性别观念,将女性在职场受到的不公,美化为对女性的保护,这使得女性生来便应当成为家庭主妇的观点成为一种共识。这些区别对待造成了一种后果:它们让女性被禁锢于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之中。”

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任命,Ruth Bader Ginsburg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法官。这个职位是终生制的,只有死亡能带走这份极高的权力。当时已经83岁的她,已经奋战在这里23年。在男性占绝对主导的最高法院里,为自己争取了一席之地,也为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女性争取权益。

2011年白宫举办的庆祝中,奥巴马说:我们对金斯伯格法官的到来极为激动。她是我最喜爱的人之一。我在心中为金斯伯格法官留有一个小小的柔软角落。

Ruth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莉莉·莱德贝特公平酬劳法》的复制品,这是一份来自总统的礼物。奥巴马在上面书写:感谢您为创造一个更平等、更公平的社会而做的工作。在担任官的职业生涯中,这位身高仅152,体重不足90斤的老太太一直保持着谦逊,低调,谨言慎行。

可以说,金斯伯格法官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美独立女性,她不是万能的,她也不曾当众疾呼自己的观点,但是她对于性别平等、对于女性权益保护的贡献,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她与癌症抗争了20多年,曾患过五次癌症。今年7月初还因癌症复发接受化疗,却丝毫没有耽误工作。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坚持工作到90岁,或者至少到美国大选之后,只因目前最高法院的格局不容乐观。

2020年9月18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进行胰腺癌治疗时因并发症去世,享年87岁。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悼词所说:“金斯伯格官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女性铺平了道路,再也不会有像她一样的人了。

这样的女性,就像人类历史银河中璀璨耀眼的一颗星,照亮了无数人前进的方向。提出异议,维护平等与公正。倾其所有守护着认可的价值,一点一点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她向世间证明,再小的个体,也应该被倾听和尊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