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富有怜悯之心的君主——提比略的历史疑云

提比略的去世带给人们巨大的悲痛。“由于这位伟大的富有爱心和怜悯之心君主的去世,整个君士坦丁堡的民众都陷入悲痛中,更是由于他的英年早逝,民众无不为之叹息。根据多位作家记载,没有哪位皇帝的葬礼词是这样的,‘这位给世界带来福音的使者长眠了,我们深切悼念,我们永远怀念’”。这段文字出现在12世纪编年史家叙利亚的米哈伊尔的作品中。

莫里斯的职位升迁是与其上司提比略的赏识和重用息息相关的。提比略曾经做过君士坦丁堡大教长尤提奇乌斯的公证人,此后尤提奇乌斯将提比略推荐给查士丁尼皇帝的外甥查士丁做幕僚,随着查士丁二世565年成为皇帝,提比略的职位获得擢升,担任禁军统领。我们无从得知莫里斯是怎样获得提比略青睐的,但是他们之间的紧密关系至少在574年12月就已经确定了,此时提比略晋升成为凯撒来辅佐查士丁二世。

查士丁二世有好几个亲戚有资格担任凯撒,比如马尔西安、巴杜里乌斯和杰曼努斯,但是他们之间尔虞我诈的斗争和性情专断残暴的皇后索菲亚已经使查士丁二世备受折磨了,查士丁二世最终决定任命忠诚于自己的提比略为凯撒,而由提比略再举荐一个人担任禁军统领,专门负责保卫皇帝和宫廷的安全。

莫里斯随即被提比略举荐成为禁军统领,他被授予元老头衔,府邸位于君士坦丁堡塞奥多西广场北部的莫里安努斯地区。接下来他的事业发展继续依循着提比略的擢升路径,提比略凯撒于577年前后奉命前往巴尔干前线进剿阿瓦尔人,而此时的东方战线,拜占廷与波斯的战端重启,拜占廷军队统帅杰曼努斯已战死沙场,在这一紧急时刻,莫里斯临危受命,接掌东部军队帅印。莫里斯上任之初的最重要工作是管理不服约束且唯利是图的外族雇佣军,并协调本国军队与雇佣军的关系和行动步调。

考虑到莫里斯早年的非军事背景,他很有可能依赖专业军事幕僚的辅佐,比如罗曼努斯、纳尔西斯和约翰·麦斯塔肯,这种现象在罗马共和国与帝国早期都很普遍,但在3世纪以后却不太常见。莫里斯的工作之一就是协调军事指挥官们的不同意见,使他们的精力不至于消耗在无益的争吵当中。在578-580年对波斯人的战争中,莫里斯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此后他被迫放弃继续进攻美索不达米亚的冒险行为。在582年6月拜占廷军队在君士坦蒂娜城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但是这场战事却不是莫里斯亲自指挥的,因为此时莫里斯被紧急召回到君士坦丁堡。

在查士丁二世去世后,578年10月提比略继任皇位,但是仅过4年,582年夏天提比略由于身体欠恙也不得不选择接班人了。当时继承皇位的候选人主要集中在莫里斯和杰曼努斯二人身上,后者是帝国驻非洲迦太基总督,最近刚升任为凯撒,他们分别娶了提比略的女儿君士坦蒂娜和查里图为妻,双方的实力和地位相当。

提比略提拔杰曼努斯为凯撒,显然是不想让莫里斯成为唯一的接班人,这或许与580年莫里斯在迦萨尼德人问题上处理不当而引起提比略的不满有关。提比略原计划让两位凯撒对帝国东西部分而治之,即莫里斯治理东方,杰曼努斯治理西方。杰曼努斯本出生于东哥特王室,因此他有强烈意愿治理意大利和非洲。根据尼基乌主教约翰的记载:“杰曼努斯原本是提比略所钟爱的继承人,但是由于他个性过于谦卑致使皇权旁落。”

然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尼基乌的约翰的立场,因为他不满莫里斯的宗教政策,曾经猛烈地抨击莫里斯的所作所为与异教徒无异。图尔的格里高利在其作品中记载到,“提比略皇帝向皇太后索菲亚咨询谁适合当未来的皇帝,索菲亚推荐莫里斯,称赞他坚韧勇敢而又充满智慧,在战场上指挥得力屡获战功,是不可多得的治国理政者”。然而提比略联想到578年的继任风波中索菲亚的所作所为,这就使他怀疑索菲亚的立场是否公正。

无论提比略为其继承人问题如何忧心、如何计划,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打乱了这一切,他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莫里斯逼迫提比略宣召自己是皇位继承者,文官武将和教会贵族被紧急召回,提比略已经没有任何气力出声了,他委托君士坦丁堡市政长官约翰来宣读圣旨,圣旨中指定莫里斯为奥古斯都。第二天,提比略去世,这一天是582年8月14日,他的尸体被庄严隆重地带回君士坦丁堡,葬在圣使徒教堂。

关于提比略死亡的地点,史家们的说法不一,根据《复活节编年史》的记载,提比略去世的地点在赫布顿蒙,尸体后来被运回君士坦丁堡。以弗所的约翰也支持这种说法,然而塞奥非拉克特却认为提比略在大皇宫内去世,也同样是在大皇宫,提比略委派约翰在会众面前演说。

关于杰曼努斯和查里图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史学家们对此评述不一。在以弗所的约翰、塞奥发尼斯和约翰·仲纳拉斯的作品中都记载了杰曼努斯和莫里斯被任命为凯撒以及杰曼努斯迎娶查里图的内容,但是这些记述留给后人许多疑问。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没有提及杰曼努斯为何许人也,他的身份和地位无从考证,关于查里图的信息更是或缺,考虑到“查里图”这一奇怪的名字,有学者推断她只是个象征性的人物,现实中并不存在。

更使人感到困惑的是在莫里斯被擢升凯撒之后的第八天,也就是8月15日莫里斯在提比略去世的当天登基成为皇帝,而杰曼努斯和查里图从此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关于杰曼努斯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我们从尼基乌主教约翰的作品中可以寻得蛛丝马迹,他在记述莫里斯登基之前,提到提比略曾经希望杰曼努斯继承皇位:“但是由于他(杰曼努斯)太过谦逊,他拒绝了皇帝的要求。鉴于此,卡帕多西亚人莫里斯才有机会当上皇帝。”

关于查里图的真实存在性,可以从曼南德尔的记载中觅得证据。根据曼南德尔的记载,提比略有两个女儿。在579年西尔缪姆城被阿瓦尔人围攻且城门即将被攻破的紧急时刻,提比略派遣使者希望劝服阿瓦尔汗王放弃围攻此城,以两个女儿中的一个女儿嫁给汗王为劝和条件。由于曼南德尔对提比略的记载较多,且与提比略生活在同一时代,因此他的记载具有较强的真实可靠性。笔者认为没有必要怀疑查里图的真实性,或许在历史文献中她被冠以其他的名字。

然而,在其他史家那里都只记载了提比略只有君士坦蒂娜这一个女儿。例如在塞奥非拉克特的《历史》中丝毫没有提及杰曼努斯担任凯撒并与莫里斯竞争的内容,也没有提到查里图。他只是告诉我们临终之前提比略称赞了莫里斯的品行和能力,向文武大臣和人民郑重地推荐了这位继承人。当时莫里斯年方43岁,与皇帝的关系密切,且具有多年的政治和军旅生涯。提比略称赞莫里斯“聪明,有智慧,具有稳定的品性,是驾驭国家这艘大船的适当人选,他同时也肩负着引导和保护君士坦蒂娜的重要责任。”至于杰曼努斯和查里图是否真实存在,目前仍然是一个谜,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塞奥非拉克特对于提比略去世的记载是这样的,“悲痛欲绝的人们涌向王宫,悼念这位已故国王,悲痛过后情绪逐渐平复,民众逐渐转入庆祝莫里斯登基的喜庆氛围中,因为回顾过去益处尚小,不如关注当下。”根据多部编年史的记载,8月13日,莫里斯被宣告成为皇位继承者,他登基的时间是在582年8月15日,同样是在这一天莫里斯迎娶了提比略的女儿君士坦蒂娜。在莫里斯的凯撒授予仪式上,提比略委托君士坦丁堡市长约翰做了“告别演说”。

在这份演说中,提比略的言辞饱含深情,阐述自己对国家、人民和家庭的责任以及被病魔缠身后的痛苦和无力之感,并衷心告诫莫里斯的为君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其中的为君德行大致包括“理性”、“正义”、“智慧”、“谦虚”、“节制”和“仁慈”等等。笔者通过分析比对发现,提比略对莫里斯的临终告诫与当年查士丁二世对提比略的临终建议内容大致相同,这表明塞奥非拉克特在创作过程中深受阿戛培图斯·迪奥柯努斯的著作《厄克德西斯》的影响,该书总结了作为一位理想的基督徒皇帝所应具备的品质,由于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带给人们的阅读便利,使其成为这类体裁的代表作品。

《历史》所记载的开头几章或许显得过于沉重,例如提比略是在病榻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定莫里斯作为皇位继承人的,这似乎在暗示这位新任皇帝将会背负重担;提比略在弥留之际隐约听到天使所带来的预示,“在他有生之年,暴乱政变不会发生,只是莫里斯会被‘暴乱者’福卡斯所推翻”。塞奥非拉克特首先记载提比略葬礼上人们的悲痛,接下来才记载在帝国军队在巴尔干半岛582-586年的战事。

而埃瓦格留斯的记载却不是这样,对莫里斯的登基记述很详细,对提比略的去世轻描淡写,唯一一处评论是“提比略在去世前对帝国最好的馈赠在于指定了莫里斯作为其皇位的继承人”,他对提比略的葬礼只字未提;埃瓦格留斯对莫里斯统治所记的第一件事就是莫里斯与君士坦蒂娜在秋天的婚礼,所记的婚礼现场宏伟壮观,幸福洋溢。与之相反,塞奥非拉克特却要记完巴尔干战争和波斯战争的开启之后才记载王室婚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