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帅罪犯一张入狱照俘获千万少女粉连女人质都爱他到不行
我们常听到人们提起“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指的是受害者对施暴者产生情感、依赖性,反过来帮助施暴者的一种情结。
这是心理学上被专业验证过的心理现象,但很少人知道是一名罪行无数的罪犯,“成就”了这一心理学学名。
他还被称为全球最帅的罪犯,一生越狱无数,瑞典的监狱就如同他的后花园一般,却被多人迷恋成为偶像。
今年,网飞(Netflix)推出一部电视剧克拉克(Clark),再次将这名罪犯的传奇一生带入公众视野。
克拉克的母亲是个收银员,父亲是个沥青工人,在这样的中低产阶级家庭,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克拉克6岁时,父亲就将他推进了河里,让他把河里的酒瓶拿回来,嘴里还叫嚣着“你已经到了独立的年纪了”。
克拉克的童年仿佛一部荒诞的戏剧,看似其乐融融的画面,却时不时有从空中飞过的酒瓶子,以及源源不断的争吵与谩骂声,有时惊恐的克拉克想躲在桌子底下,掀开桌布时却看到了遍体鳞伤的母亲。
反复的肢体创伤与精神折磨,造就了克拉克成年时反复无常的性格,以及内心里逃避现实的冲动和对被遗弃的恐惧。
失去了顶梁柱和一大部分的收入来源,克拉克的家庭一下子分崩离析。对孩子有过度保护欲的母亲,也在父亲离开后不久精神崩溃,最终被送往利哈根斯精神病院。
未成年的克拉克不得不被送往寄养家庭,而这也是他往后一生漂泊不定、不学无术的开始。
克拉克开始结交无数叛逆青年,他在 16 岁时因轻微犯罪首次被关押在少管所里。正是从那时,他开始人生第一次越狱。
此后,他因为偷盗、打架、诈骗等各种大大小小的罪名,进进出出少管所无数次。
1965 年,克拉克和他的朋友们闯入了瑞典时任总理泰格·厄兰德的温室,他们在里面大肆掠夺蔬菜和水果,在园丁注意到他们之后逃之夭夭。
克拉克经常一个人手持一把枪,随便进去一家银行,朝着天花板开一枪,柜员就会乖乖地把他的袋子装满。
更夸张的一次是,克拉克手里没带枪,却突发奇想地去抢银行,只拿了一瓶饮料装在口袋冒充枪,就顺利抢到了一大笔钱。
随着入狱的次数越来越多,克拉克完全不把这当回事了,只当是短暂的休息,休息够了,就想办法逃出去。
后来,克拉克竟然还开始嫌弃起监狱的环境,召集了狱友们一起抗议,要求改善住宿环境。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抗议居然得到了重视,监狱被改造成了酒店的标间,干净整洁。
当时,克拉克和朋友正在一家自行车店实施抢劫,结果被警察碰个正着,打斗过程中,2人不慎击毙了一名警察,克拉克因此入狱8年。
新闻报道出来后,克拉克的照片被登在各大报纸的头版,没想到,这非但没有引来对克拉克的谴责,相反,还迷倒了众多少女,称他为明星坏蛋,让女人腿软的那种。
入狱后,克拉克遇到了一位他的超级粉丝奥尔森,他对克拉克极其崇拜,在狱中经常缠着克拉克讲述他的“犯罪”故事。
1973 年,奥尔森将计划付诸行动,他戴着假发、化妆和太阳镜伪装自己,来到一家银行,并用冲锋枪向天花板射击。
现场一片混乱之时,他挟持了4名工作人员,并大胆地向警方提出要求:带300万瑞典克朗和克拉克来银行,交换人质。
可当克拉克到银行之后,却有了新的想法,他一边帮人质解绑,一边劝说奥尔森投降,显然一副好人的形象。
克拉克继续殷勤地慰问人质,问他们饿不饿,告诉他们不要害怕。这副伪善又亲切的面孔,让人质对克拉克放松警惕,甚至产生依赖。
而另一边,克拉克又不断打电话警告警方,说奥尔森极度危险,很有可能会杀害人质。
同时又给媒体打电话,说关押人质的银行没有食物,人质不能吃,不能睡。 克拉克凭借着对局势的煽风点火,突出了自己在这次绑架案的重要性,一时间克拉克成了营救人质的英雄。
但现实是,他带着人质跳舞唱歌,如同办派对一般,这场绑架维持了6天,在这中间,一位名为Kristin Enmark 的人质,还与克拉克发生了关系。
戏剧的一幕出现了,被挟持的4名人质居然对克拉克产生了感情,并公开为他求情,拒绝在法院上指证克拉克。
就是这起案件,让瑞典犯罪学家 Nils Bejerot 随后创造了orrmalamstrong 综合症(全球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词来描述同情绑架者的人质。
由于人质拒绝指证克拉克,并且从整个案件的发展情况来看,克拉克更像是得到警方的默许在保护人质,在这起案件中克拉克被宣布无罪,但要等之前的刑期结束,才能出狱。
由于名声太大,不方便行走江湖,克拉克重新改了一个名字,以一个新形象再次进入社会。
1999 年,克拉克因向丹麦走私 49 公斤再次被捕,被判处 14 年监禁,这是丹麦法律史上对毒品犯罪的最严厉惩罚。
然而,克拉克死不悔改,2005 年获得假释,仍继续走私毒品,直到 2009 年再次被捕入狱,随后被终身驱逐出境。
克拉克的大半辈子都在监狱里度过,但这并不影响他与不同的女子发展露水情缘。
克拉克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对所犯下的罪行他不后悔,因为他环游了世界,过着像国王一样的生活。
克拉克金盆新手后的人生同样精彩,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成了畅销书作家。他的故事与书籍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收入颇丰。
在许多人看来,克拉克的一生充满传奇性。但剖开这层传奇的外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早年被家庭伤害的人,慢慢形成的扭曲价值观、与自恋型人格。
克拉克的多次越狱,都是在刑期将满的时候,但他没有这个耐心,便选择逃离,似乎他享受与警察的追逐,享受有人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让他名声大噪的那起抢劫案,他摇身一变,从最不起眼的惯犯变成案件的主角,让人质、法院、警方都得在他身上下功夫。
他青少年时期的多次犯案,似乎也并不是为了任何实质性的物质回报,而是为了整个过程的刺激感。
说他可怜也好,可恨也罢,即便他多次逃脱,该承担的刑罚他都承受了。如今他却因为过往的传奇性,从中盈利,过上了富足生活,潇洒自在。